解读单位: | 发布日期: | 2022-07-29 | |||
来源: | 襄阳市统计局 | 主题词: | |||
解读类型: | 文字方式 | 解读方式: | 其他 |
今年上半年,面对国内疫情散发多发、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,全市上下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面落实中央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着力稳供保链、助企纾困,全市经济运行在经历短期波动后快速企稳,呈现量质并进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,交出了合格的“期中卷”。
一、克难奋进,经济运行大盘稳固
二季度以来,面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严峻形势,我市把稳增长、促发展作为核心任务,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,经济运行克难奋进、回稳向好,展示出了强大韧劲和巨大潜力。
从主要指标看,增长态势全省领先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60.92亿元,总量稳居全省第2位,同比增长5.5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3.0、1.0个百分点,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、投资、社零额、财政收入、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
从供给侧看,重点领域支撑有力。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,随着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,全市夏粮总产同比增长1.8%,夏油产量增长12.8%,充分发挥了农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“压舱石”的作用;工业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,呈现回升势头,6月份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6%,较5月份回升2.2个百分点;服务业顶压增长,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0.5个百分点。
从需求侧看, 三大需求恢复向好。拉动经济发展的“三驾马车”加速发力,市场消费持续回暖,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1—5月回升0.1个百分点,其中,6月份当月实现正增长,扭转了4月份以来的当月下降态势;外贸出口回升向好,增速较1—5月回升8.6个百分点;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,制造业投资增速较1—5月提高4.0个百分点。
二、精耕细作,产业基础优化升级
我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聚焦延链补链强链,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不断优化运行环境,产业发展的基础更牢、结构更优、质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。
从经济结构看,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力持续增强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3.1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.8%,较上年同期提高1.7个百分点,占比高于全省1.4个百分点。
从产业布局看,先进制造业引领力不断提升。上半年,规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.3%,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.2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.6%,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.5个百分点。随着产业链供应链恢复畅通,汽车产业企稳向好,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.8个百分点,其中,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9.5%,较5月份回升8.9个百分点。
从经营主体看,规上企业盈利能力稳步回升。1—5月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.49%,较上年同期回升0.26个百分点;规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费用76.99元,同比减少1.41元。
三、谋势蓄能,发展后劲不断增强
我市落实落细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,围绕添活力增后劲,“筑巢引凤”发展项目,“见苗浇水”培育企业,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。
投资调结构补短板作用更加彰显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。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5.8%,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3.4个百分点,其中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77.0%,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84.8%。工业投资蓄势储能。上半年,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.0%,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42.4%,其中,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7.7个百分点。
政策促活力增信心效应有效发挥。减税减负力度加大。上半年,全市新增税费减免优惠规模达到54.8亿元。新兴消费快速增长。通过发放线上消费券、汽车消费补贴和组织各类线下消费活动,居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。上半年,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.7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.3%,其中,新能源汽车类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58.1%、23.4%;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.0%,增速高于全省5.4个百分点。民间投资较为活跃。上半年,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.3%,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.0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2.3个百分点。
四、蹄疾步稳,民生福祉有效增进
我市始终坚持“发展依靠人民,发展为了人民”,以更大力度保供应、稳价格、促就业,兜紧兜牢民生底线,以民生底色彰显经济发展成色。
保供稳价成效良好。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篮子”安全丰盈,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足、价格稳定。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.4%,涨幅低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。围绕保用工稳就业促发展,引入金牌职介服务,升级“就业营销计划”。上半年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.9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的75%以上。城乡居民持续增收。在gdp平稳增长同时,居民收入持续增加。上半年,全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6.4%,农村居民收入增长9.3%,增速分别高于全省0.6、0.8个百分点。
综合来看,全市经济运行大盘稳定,重点行业正在加快好转,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、动力依然强劲、韧劲依然充足。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,外部环境依然复杂,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,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需进一步巩固。感恩奋进新征程,重整行装再出发!下阶段,全市上下将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抢抓经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,把握“利”的因素,巩固“稳”的基础,增强“进”的动力,乘势而上、驭势而进,奋力推动襄阳经济加速回升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