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2日,襄阳市召开2019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。会议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周定武主持,襄阳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总统计师廉剑锋向新闻媒体通报了2019年襄阳市经济运行情况并接受了媒体采访。
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结果,初步核算,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.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7.9%,快于全国增速1.8个百分点,快于全省增速0.4个百分点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73.2亿元,增长3.6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8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.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2.8亿元,增长12.3%;外贸出口197.1亿元,增长23.8%;实际外商直接投资9.6亿美元,增长8.8%;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8元,增长9.7%;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.4%。
廉剑锋介绍,全年经济运行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:一是基本面稳,经济增长高开稳走;二是结构优化,发展层次不断提升;三是动能接续,新旧动能加快转换;四是质量向好,发展质效稳步提高;五是地位巩固,“一极两中心”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湖北日报、中新网、荆楚网、汉江网、网易新闻、襄阳政府网、襄阳日报、襄阳电视台、襄阳广播电视台等省、市新闻媒体,市局、监测分局各专业科室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了新闻发布会。
2019年襄阳经济运行高开稳走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
(新闻发布会稿)
2019年,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加大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,全市上下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全市经济运行高开稳走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发展质效持续提升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,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结果,初步核算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.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7.9%,快于全国增速1.8个百分点,快于全省增速0.4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9.2亿元,增长3.3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29.2亿元,增长9.1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34.4亿元,增长7.6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9.3∶48.4∶42.3。
一、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
2019年,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73.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3.6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1个百分点。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81.7千公顷,比上年下降5.8%;粮食产量467.1万吨,下降3.0%,其中,夏粮产量190.1万吨,下降1.4%;秋粮产量277万吨,下降4.1%;粮食单产398.4公斤/亩,增长3.0%。全市生猪出栏约400万头,与上年相比呈现下降态势;牛出栏33万头,增长1.2%;羊出栏131.5万只,增长2.7%;家禽出笼7152.4万只,增长11.6%;禽蛋产量36.2万吨,增长4.4%。水产品产量20.0万吨,比上年增长3.9%。
二、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
2019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.8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4.1、2.0个百分点,保持在较快区间。工业生产总体平稳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.7%。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34个产值实现增长,行业增长面达到89.5%。主导产业稳步壮大。在全国汽车产销下降的大环境下,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7.2%;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拉动有力,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.7%、19.0%、12.1%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30.4%,比上年加快16.7个百分点。企业利润平稳增长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98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9%;利润总额303.3亿元,增长8.5%。
三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
2019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.1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6.7、1.5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5.7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.7%,其中,工业投资增长4.0%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.1%,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.0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3.1∶51.8∶45.1调整为4.5∶48.0∶47.5。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0.3%,增速比上年提高2.2个百分点,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为69.8%。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3.4%。房屋施工面积2473万平方米,增长3.0%;竣工面积175万平方米,下降35.3%;商品房销售面积665万平方米,下降4.3%。
四、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
2019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00亿元,达到1862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3%,增速比上年加快0.4个百分点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4.3、2.0个百分点。其中,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31.5亿元,增长17.6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592.4亿元,增长12.2%;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70.4亿元,增长12.8%。
五、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
2019年,全市进出口总额227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7%。其中,进口30.2亿元,增长3.7%;出口197.1亿元,增长23.8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18.8、13.5个百分点。以美元计价,全市进出口总额33.0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5.7%。其中,进口4.4亿美元,下降0.8%;出口28.6亿美元,增长18.7%。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9.6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8.8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6.4、0.7个百分点。
六、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
截至12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97.1亿元,比年初增加273.4亿元,同比多增105.6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2640.8亿元,比年初增加298.8亿元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迈上2500亿元台阶,达到2506.5亿元,比年初增加270.4亿元,同比多增75.5亿元。其中,住户贷款余额828.0亿元,比年初增加140.2亿元;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78.5亿元,比年初增加130.2亿元。
七、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
2019年,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比上年上涨2.4%,低于全国、全省同比涨幅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比上年上涨7.2%,衣着价格下降1.8%,居住价格上涨0.9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.1%,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.8%,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.1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.6%,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.3%。
八、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
2019年,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8元,比上年增长9.7%,增速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97元,增长9.9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3元,增长9.4%。